首页

踩踏视频吐奶

时间:2025-05-29 01:09:56 作者:山西运城:“四南四北”重塑农业版图 新质生产力激活“三晋粮仓” 浏览量:78371

  中新网运城5月28日电 (杨杰英 杨佩佩)5月的河东大地麦浪翻滚,盐碱地里对虾游弋,荒山坡地茶香四溢,旱塬田间菜心青翠……

  在山西省运城市,一场以“南粮北植、南菜北种、南茶北栽、南鱼北养”为核心的“四南四北”农业产业转型,正以科技为犁、创新为种,打破传统农业地理边界,重塑“三晋粮仓”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近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运城,亲身感受“农耕之源、天富运城”的独特魅力,探寻河东大地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夏县厚民茶场,了解“南茶北栽”的创新探索。 武俊杰 摄

  从“南橘北枳”到“橘生晋南”

  运城地处黄河之畔,曾因盐碱滩涂、旱塬贫瘠制约农业发展。

  近年来,运城市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优”农业,积极探索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在盐碱地里掘出了“金银滩”,逐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2018年,永济市西开张村在盐碱水中发现与海水成分相似的契机,引入“海鲜陆养”模式,建成千亩对虾养殖基地,亩产值飙升至6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元。

  在夏县厚民茶场,听到负责人陈晓园介绍其“南茶北栽”的创新探索后,南非《非洲时报》新媒体中心编辑邓昕辰表示,“没想到南方的茶叶能在这里种植!”

  她告诉记者,在“山西不产茶”的普遍认知下,厚民茶场颠覆了一切,经过改良的龙井茶树竟然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多盐碱地的运城扎了根。

  陈晓园介绍,厚民茶场700余亩茶田已形成绿茶、红茶、白茶、药茶四个产业品种,年产13500斤,总产值2000万元。

  作为北方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运城的种植结构一直是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近年来,运城市在保证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不缩、产量不降的前提下,聚焦水稻种植,积极探索“南粮北植”,让山西“粮袋子”越发充盈。

  如今,“南橘北枳”的传统种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南粮北植、南菜北种、南茶北栽、南鱼北养……一幅生产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河东大地徐徐展开。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运城,探寻河东大地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武俊杰 摄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根据作物的用水、用肥规律以及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和环境状况,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达指令,即可完成浇水、施肥等管护作业,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在田间,盐湖区解州镇曲村种粮大户董会龙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介绍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

  董会龙和妻子两人种植了800亩小麦。在科技赋能农业的时代浪潮下,高效的智能化设备让董会龙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现在种田,实现了‘傻瓜式’操作,种‘聪明田’。”董会龙说,随着大型机械、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无人机的全面应用,让种田有了新模式,不仅成本大幅降低,还实现了粮食增产。

  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表示,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生产,以科技赋能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绿色方向转型,这里的多年实践,破解了农业发展在农机使用、种植品类、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传统桎梏,提升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是现代农业的典范。

  作为夏县蔬菜产业迈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夏鲜蔬菜智慧产业园通过机器播种、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等全程机械化操作加人工辅助进行育苗,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的幼苗和技术支持,助推乡村振兴。

  夏鲜蔬菜智慧产业园负责人崔丽娟介绍,产业园引进的全自动化播种机可以实现精量点种、精准点种,1小时可点种300盘,是一般人工的四倍到五倍,这种集约高效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能够帮助菜农选好种、育好苗。

  智慧科学育苗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直言,这就是科技的农业优势。

运城苹果“扬帆出海”。 武俊杰 摄

  从田间到全球的“运城名片”

  作为山西省的农业大市,运城实施“特”“优”战略,现代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小麦占到山西省的56%,苹果占到山西省的70%,蔬菜占到山西省的27%,渔业占到山西省的55%,是山西省的“粮屯子”“果盘子”和“菜篮子”。

  “没想到临猗苹果这么有名,其名誉之高、规模之大、品质之优,离不开当地农民勤勤恳恳的劳作。这么精致的苹果,远销海内外,很厉害。”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如是感慨道。

  在临猗,运城市万华果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换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介绍苹果如何“扬帆出海”。她说,“我们要确保销售出去的每一颗苹果品质,因为每一颗苹果都是‘运城苹果’的代表。”

  事实上,运城的水果多达169种,出口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76个国家和地区。“夏县西瓜”“稷山板枣”“万荣三白瓜”“闻喜煮饼”“绛县维之王”等一批优秀农业品牌成为“运城名片”。

  当农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完成田间管理,当智慧滴灌系统让果农足不出户实现精准种植,当乡村网红通过电商将农产品销往全球……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量和效益的提升,更是中国农业的升级。”亚太通讯社副社长陈红玲说,科技赋能的农业变革,既传承了精耕细作的传统智慧,又培育了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从“南橘北枳”到“橘生晋南”,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面朝黄土”到“指尖种地”……运城“四南四北”的经验,不仅让南方的特色产业在黄土地上生根结果,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典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 托起幸福“夕阳红”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乔雪峰、任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贾廷纲做客人民网主办的《人民会客厅·进博时刻》访谈节目时表示,全球合作带来的是探索新技术、新服务、新项目,深化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机会。“进博会的举办,为各国企业搭建了一个开放合作的新平台,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今年民航客运量有望创新高 预计全年达7亿人次

“环境友好”40项。比如在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上,持续推进“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工作体系建设,推广全国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线上平台;在构筑安心成长的校园环境上,开展2023年“护校安园”、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等专项行动,做好校园周边社会面治安秩序和清洁整治工作;在营造阳光安全的社会环境上,高压严打儿童拐卖等犯罪,持续推进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在净化网络环境上,积极开展网络环境整治及网络举报宣传系列活动,营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

山西岢岚非遗工坊:老手艺激扬新梦想

北京加力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2023年底以来,新设两批8支认缴总规模达千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以政府先投带动社会资金敢投跟投,有效撬动社会资本,为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极推进改革先行先试,助推“合作创新”政府采购新方式在全国率先落地,通过先订购研发服务、再购买研发产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乌克兰多地传出爆炸声 此前全境曾发导弹袭击警报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还是一次心灵的交流。”第一次“登陆”的洪楷蔚表示,陶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亲手制作陶瓷,不仅能够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悠久的文化历史。

【每日一习话】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从工业经济结构看,武义电动工具企业分布相对集中,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同行业中分工协作,产业链前后延伸,形成资源配套互补的优势。出口连续4年超7000万美元的浙江博来工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傅月华说:“我们的上游有500多家配套厂,70%都在金华地区,武义占了大块,想要什么样的零部件都能马上得到,这种集群优势是别的地方难以替代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